發(fā)布時間:2009-09-04 10:16:38 訪問次數: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
所謂整合社會的有效機制,是指執(zhí)政黨通過制定一定的制度、方式和途徑,協(xié)調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進行社會動員、組織社會協(xié)商,進而達到協(xié)調社會、組織社會和凝聚社會的目的。這一有效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
建立利益整合的有效制度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利益分配是調整社會成員利益關系最重要的直接性的制度,是一個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或動蕩不安的最直接的因素。當前利益分配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國民收入分配過度向政府和企業(yè)傾斜,導致初次分配出現“強資本、弱勞動”,再分配出現“強政府、弱居民”的現象。因而當前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的重點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將成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調節(jié)過高收入的現實選擇。
建立規(guī)范的利益均衡模式。利益均衡是指政府根據普遍受益原則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價值目標,建立遍及城鄉(xiāng)各個領域的利益補償機制。當前急需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和大力發(fā)展社會公共事業(yè)。
建立有效的利益調解模式。社會轉型時期,由利益差距引起的社會沖突將會不斷增加,為避免利益沖突上升為群體性事件或惡性事件,必須建立健全利益矛盾、社會沖突常規(guī)化的多元調解機制。這種常規(guī)化的多元調解機制包括法律調解,需要加強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公民權益保護、權力監(jiān)督制約、糾紛調解等方面的立法,盡快形成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wěn)定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行政調解,需要加強政府各部門處理危機事件、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建立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社會自我調解,需要發(fā)揮社會群團組織、中介組織、民間組織等各方調解矛盾糾紛的作用,通過這些組織來調解社會成員的利益沖突,可以緩和或避免群眾與政府、政黨的直接沖突,為社會穩(wěn)定提供一道安全閥門。
推進權利整合的有效方式
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民意表達,是公民或一定的利益集團向黨提出自己的意愿、要求的正當行為,也是黨制定政策、作出決策的基礎和前提。表達渠道多樣并暢通,黨才能時刻聽到民聲,全面了解民意,真正代表民心。但是長期以來,在高度集權的領導體制下,形成了以此相適應的單通道的信息傳遞渠道,黨不僅直接控制了人大、媒體、社團等各種信息傳遞機構,而且把它們變成了自己的附屬物,形成了一條渠道、一種聲音,嚴重妨礙了多種渠道和多種聲音的產生。為適應人們利益觀念日益增強、權利意識日益覺醒的新形勢的需要,我們創(chuàng)立了以下一些民意表達的方式:一是領導干部定期接訪、下訪。各級主要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中央和國家機關定期組織干部下訪,通過“面對面交談、心貼心交流”,刪去了過濾層,達到了民意直通車的目的。二是發(fā)揮黨員、基層黨組織和黨代表反映民意的作用。通過發(fā)展黨內民主,要求黨員、基層黨組織和黨代表,不僅要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而且要履行聯系群眾、溝通民眾、反映民意的職責。三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辟民眾表達意愿的新平臺?,F代科技的發(fā)展,使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手段以其快捷、開放、自由的特點,成為各個階層群體表達自身利益的主要通道。
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是指公民通過合法的途徑和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和影響公共政策制定、表達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的公民行為。政治參與途徑健全而透明,可以使人們增強對黨和政府的認同感、信任度,同時,也是人們當家作主權利得到落實的具體體現。為糾正以往替民作主、代民行事的方式,我們逐步建立和擴大了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建立了一系列公民有序參與的途徑。一是保障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黨代表依法履職的權利。各類代表是13億公民政治參與的代言人,他們權利的落實與保障,便是全體公民當家作主的體現。對此,不斷擴大并保障他們履職的權利,包括提案權、建議權、選舉權、質詢權、評議權和罷免權等等。二是健全民主決策機制。推進各級領導機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大力加強決策的公開性、透明性和公眾參與性。實行重大決策公示、聽證、征求意見制度,專家咨詢、論證制度,黨委、政府例會列席、旁聽制度等。三是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社區(qū)、村民自治、企業(yè)職代會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正成為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社區(qū)與村民自治不僅在民主選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而且在民主協(xié)商方面也進行了探索,如浙江溫嶺的“民主懇談會”。全國總工會2009年8月,發(fā)出了企業(yè)改制方案、職工裁減安置方案等須經企業(yè)職代會審議通過的重要通知。這是落實職代會參與權、決策權的一項重要內容。
【1】 【2】